个贷不良处置逻辑重塑:告别“死磕”催收 开启“短跑”模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在银登中心官网,广州农商行发布的一条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引起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该转让项目中不良贷款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为211.63天。对比行业常态,多数进入转让环节的不良资产项目逾期天数超过1000天,部分不良资产逾期账龄甚至超6年。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逾期时间不足1年便进入转让环节的不良资产开始增多。

  加快不良资产出表、节省催收成本、盘活信贷资源等多重原因推动贷款机构加快个贷不良资产处置节奏。业内人士认为,不良资产转让提速的背后,是银行对风险处置效率和成本的重新考量,促进了风险处置行业分工走向专业化、合理化。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不良贷款转让现短期化趋势

  据记者统计,8月以来,在银登中心挂网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中,有7笔项目的不良资产逾期天数在300天左右,甚至更短。例如,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发布的一笔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显示,该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33.22天;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的一笔个人经营贷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86天。

  除了银行之外,消金公司也在逐渐缩短个贷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南银法巴消金于5月份挂网转让的一笔不良资产项目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42天;今年6月,中银消金发布多条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公告,其中部分项目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为93天。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的五级风险分类标准,逾期超过90天的债权被归为不良。

  银登中心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年度报告(2024年)》提到,2024年,批量个人业务进一步向短账龄项目倾斜,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增长,转让资产多为已核销资产,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

  除账龄短期化外,在个贷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中,未诉讼资产比重上升,也加快了不良贷款处置节奏。例如,近期蚂蚁消金发布的2025年第4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中,未诉讼共计161023笔,未诉讼比例100%。

  “信用类个贷在互联网法院立案很困难,加之消费信贷的诉讼量大、周期长,且司法机关的诉讼处理效率有待提高,不良资产一旦进入诉讼环节对人力、时间成本的消耗很大。”某股份行北京分行法保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贷款机构加快不良资产转让意在绕过动辄数月乃至数年的冗长诉讼,使得不良资产尽快出表,实现坏账的即时变现与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多重原因促使处置风险提速

  随着个贷资产质量承压,金融机构化险需求增大,加快不良资产出表是不少贷款机构的诉求。

  “不少机构选择加快转让不良资产是出于让其加快出表的考量,快速降低不良贷款率来缓解内部指标压力。”上述法保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逾期账龄越短的资产往往估值越高,更容易促进资金加速回流。”

  银登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逾期账龄与资产折扣率直接相关。2025年一季度,逾期账龄在1年以下的资产平均折扣率为12.6%,而账龄在5年以上的资产平均折扣率仅为1.8%。

  “省成本、省时间、省人力是推动不良资产转让短期化的原因之一。”另一家股份行个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个人贷款具有笔数多、单笔金额小、借款人分散等特点,清收环节耗费人力财力。就拿催收来说,一般我们会根据客户逾期时间来划分催收级别,比如逾期30天以内为1级,逾期31-60天为2级,逾期61-90天为3级,以此类推。一般情况下,逾期60天以内的贷款催收工作由我们个贷部来完成,时间更长的逾期账款会交给外包公司处理。在此过程中,运营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都很大。”

  此外,催收环节的客户投诉问题也是不少贷款机构面临的难题。“随着监管部门对催收的合规性要求趋严,我们的催收难度增大,可商议空间有限。有的催收外包团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不到位,有不少借款人对我们进行投诉。”上述个贷部负责人说。

  更让银行催收人员深恶痛绝的是“反催收”黑灰产业屡禁不止。“现在有些不法机构打着‘减免息费’‘停催挂账’的旗号,从事非法代理维权行为,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钻政策空子等手段逼迫银行为借款人减免逾期利息。”某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消保人员向记者表示。

  “加速个贷不良资产处置可加快盘活资产,释放信贷资源给优质客户。”上述个贷部负责人说。

  强化行业专业化分工

  业内人士认为,不良资产转让提速的背后,是银行对风险处置效率和成本的重新考量,促进了行业分工走向专业化、合理化。专业的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更多元、更灵活,比如可以减免本金,让借款人以较低的费用就能摆脱债务。在行业风险整体上升的背景下,把不良资产转给AMC,为贷款机构提供了高效的解决问题的出口。

  银登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AMC加速入场,地方AMC是受让批量个人业务的主力军。

  资产转让已成为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告诉记者:“个贷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在于其债务人主要为自然人,借款金额小、分散度高,传统的催收追偿手段效率低下,诉讼追偿受限于司法资源,难以规模化开展。同时,呆账核销虽能快速处置,但对银行利润侵蚀较大,难以大规模应用。近年来,资产转让已成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曾刚解释道。

  “当前,批量转让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类资产,而抵押类资产的处置仍面临较多限制。”曾刚建议,可扩大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试点范围,研究将抵押类资产纳入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允许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衔接顺畅、贷后管理有效的机构先行先试,为解决按揭类贷款的处置难题提供更多风险化解渠道。

  银登中心表示,不良资产转让业务有望持续纵深发展,预计将有更多市场参与者加入。随着行业参与度提升,相信将在征信报送、档案移交、消保投诉处理等市场关切的领域积累更丰富经验,有望推动行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银登中心将进一步推进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建设,力争上线不良资产转让移动应用程序,增进各行业交流,提升资产盘活效率。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