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报告特别提到,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6月为上涨0.1%;7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连续34个月负增长。
另外,报告提到,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报告还提到,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其中不少是结构性政策工具,包括创设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专门用于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增加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但综合考虑各类国内外因素,下半年货币政策还会保持支持性立场,主要发力点是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增加信贷可获得性,激活内生性融资需求,进而大力提振内需。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买断式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报告同时提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报告还提到,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