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陶春燕
8月26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专场,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齐洪磊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公司深耕科技创新取得的系列成果。
突破性进展:政企协同攻克关键壁垒。在政府“揭榜挂帅”“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我公司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针对燃料电池客车、智能驾驶客车等核心技术开展了研究。2021年,公司4台10.5米智能驾驶公交车交付浙江嘉兴,2022年,公司研制的12米燃料电池公交车以零故障服务北京冬奥会,获得北京冬奥组委会感谢信。十四五期间,公司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技术发明特等奖等科技奖项,全工况电驱动系统平台化成套关键技术及整车开发应用、新型氢-电混合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高效高安全新能源客车智能底盘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等5项科技成果被院士专家团队评价为国际领先、先进水平,获授权发明专利84项,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标志性成果:政府护航铸就创新标杆。十四五期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1.11亿元,承担高效纯电动客车动力平台及整车集成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新能源商用车智能驾驶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6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等几十项企业自研项目,研究内容涵盖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解决了行业技术难题十余项,研发出的N系公交车、H系旅团客车已成为我公司的畅销产品,销售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公司中标吉尔吉斯斯坦1000台公交车,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亲临公司参加首批车辆下线仪式;2024年公司中标智利895台纯电动客车,为我国出口智利的单批次最大订单。
2024年,公司实现客车销量11409辆,同比增长51.49%,营业收入57.34亿元,同比增长35.11%,利润总额2.69亿元,同比增长156.9%,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高层次人才不足曾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帮扶下,中通客车有效解决了科研平台搭建和人才项目实施方面的难题。十四五期间,公司成功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家特聘专家3人,建设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特别是2024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重组建设的“山东省新能源商用车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已获省科技厅批复,公司拥有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总数达到8个。同时,“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进、培养博士后8人,培养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制造业人才5人,最终建立起一支规模达580余人、以高级工程师和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强大科研团队。这些扎实的平台基础与高层次人才队伍,正有力助推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